本篇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,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。
生,活物,比如活鸡、活羊、活牛、活鸭。畜,养起来。君王赐给孔子活物,没有杀死的动物,孔子不是回家杀死煮了吃了,而是养起来。为什么呢?因为君王赐给活物是莫大荣耀,如果杀了吃了,就没了。养起来,这个恩情就一直在,一直能记得,能见到。君王赐予的东西是要珍惜的。
>> 原文朗读及陈昌文解读2024-05-26
腥,生肉。国君赏赐生肉。熟,煮熟。必然煮熟了奉献,祭拜给祖先。为什么?光宗耀祖啊,国君赏赐了肉,说明自己做了贡献,得到认可了。让祖先看到,我也是能为国效力的,不愧对祖先。一个人要有集体荣誉感,最直接的集体,就是您的家庭、家族、祖先。得到赏赐了,不仅仅是您一个人的荣誉,也是您这个集体的荣誉。这样的人,靠谱,值得依靠,一个没有集体荣誉感的人是可怕的,您保不准他什么时候就干坏事了。反正他一人吃饱,全家不
国君赐给孔子食物,孔子吃的时候,必须坐端正,自己先尝一尝,犹如国君就在面前一样。然后尝完之后,再分给大家吃,分给子弟吃,孔子对人的礼,敬意,是发自内心的,国君赐给的食物,一定要按照礼节来吃,且非常重视。孔子这个人对什么都不是随随便便的,都有内在的含义,都有礼节。这样的人是可靠的,国君也会喜欢。能发自内心的尊重自己的上级,无论上级在不在,都能保持好礼节,这样的人,上级当然喜欢,大家都会认为他靠谱。
厩,养马的马厩,厩焚,马厩失火了。子退朝,孔子退朝回家知道这个事情了。首先就问,伤到人了吗?而不是开口就问,伤到了自己的马吗?在古代,马是非常昂贵的,说不好听一点,在那个时代甚至比普通老百姓都贵。旦是,孔子是关心人的,而不是关心马,所以这句《论语》记载下来了。人的生命安全大于一切,自己的财产损失没有别人的生命损失重要。要关心他人的生命。这种人文情怀,在孔子那个年代,孔子就有了。相反,现代社会,还有
康子馈药,拜而受之。季康子给孔子送药,也许是孔子得病了,季康子关心孔子,就给他送药治病。孔子就拜谢季康子,并且收下了这个药。但是,收下归收下,收下是礼貌,不乱吃药是保护自己,我也不知道您这个药对我有没有好处,我也不知道您这个药里到底放了什么,我也不知道您是不是真的了解我的病情,有很多客观因素在里面,再说不好听点,您如果是害我的,给我送药,我怎么办?所以,孔子说,我不了解这个药性,所以这药我不敢吃。
问候远方的朋友,他邦,其他国家的朋友,一定要再拜而送之。再拜,拜谁呢?拜朋友的使者,行大礼,表示尊敬,然后再送使者上路。不是说朋友没来,就寥寥草草,送走使者,而是非常尊重地对使者行礼。爱屋及乌,尊敬一个人,对他派过来的人当然要礼数周到,还要回礼给朋友。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使者不尊重,您很难说,这个人对这个朋友是尊重的。朋友没来,也要行大礼,使者自然会回去说。
乡人在一起喝酒,酒宴结東,让杵着拐杖的老人先走,然后自己再跟着出去。杖者,代表老人,老了到了一定年纪了,用拐杖。孔子是尊重礼仪,尊重规则的,也是尊敬老人的,且以身作则。尊敬老人,是一个人起码的素质。为什么要尊重老人?1、老人有经验,有阅历,您好好跟着学,不会吃亏。2、社会上的一切,都是老人奋斗而来。3、尊重老人,也是优良的传统文化。4、尊重老人,也是对自己道德素质的要求。5、老人也是有力量的,您不
虽然是很差的蔬菜、饭食,吃饭之前,也必然虔诚祭一祭。必然如同斋戒,祭祀一样。为什么要如此看重食物?为什么要祭祀?因为您桌子上这点食物,来之不易,粒粒皆辛苦。这也是老祖宗的智慧,发现了这些食物可以吃,您才可以吃上。否则,您现在还跟动物一样,吃野果子,打野兽吃。不仅仅不好吃,还容易得疾病。我们现代人之所以过得好,是我们老祖宗用血与泪、智慧、勤奋、生命的代价换来的。吃饭前虔诚的祭一祭,表现对老祖宗的感恩
食不语。吃饭不要说话,交谈,交流,聊天,吹牛,开会。吃饭就是吃饭。这两句话非常有意思,禅宗里说,走路就是走路,其他的您就别想了。这也是活在当下的意思,做事情呢,要专心致志,一心不可二用,任何时候,都要养成这个习惯。当然,这句话还有其他解释。可以理解为敬意,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。 您吃的东西,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,不是您挣来的,就是您的亲人朋友挣来的。不要铺张浪费。吃饭的时候,敬
祭于公,不宿肉。公家祭祀的肉,祭祀完毕,就要分出去,不会留到第二天再分,为什么?因为公家祭祀的肉,是昨天早上宰杀性口就进行了祭典。第二天又祭。第二天祭祀完毕,就已经两天了,要马上分出去,否则肉就变味,腐烂,坏掉了,没办法吃了。 祭肉不出三日。祭祀用的肉不是扔掉了,而最后还是要吃了,不要浪费。三天之内,必须吃掉。我小时候在农村,就有这个经验,祭祀用的肉,如果时间长了,肯定发臭,最后就吃不得了,强行吃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 备案号:皖ICP备202404753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