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,以及对古人的评价。
孔子问公明贾这个公叔文子的为人:“真的吗?听说夫子不说话,不笑,也不拿财物?”公明贾回答说,传言言过其实了,公叔文子是时机到了才说话,这样说话,别人就不讨厌他了;真正的快乐了,才笑,笑得真诚,人们就不讨厌他笑;该拿的利,才拿,人们也不讨厌他拿利。孔子说,真的是这样,那就太完美了,他真的能做到吗? 一个人能做到抓住讲话的时机,讲对的话,这是非常高的境界,时机不对,您就不能讲,讲了要么给自已惹麻烦,要
>> 原文朗读及陈昌文解读2024-10-21
子路问成人,什么是成人?德行完美的人,成德之人。看来子路对自己的要求蛮高的,至少志向是蛮高的,就是想成为德行完美的人。孔子说,如果您有臧武仲的智慧,臧武仲这个人非常具备智慧,有机会的时候能出来做事,有灾难又能提前预判进行规避;孟公绰的廉洁,孟公绰这个人以廉洁服众的德行著称,大家都服气他,服从他的领导。但是孟公绰这个人,没有做具体事务的能力,前面我们讲过这个人;卞庄子之勇,卞庄子这个人,在母亲没死的
孔子说,孟公绰这个人,在晋国赵魏两家,做个家老,会很优秀,绰绰有余,但是不可以在滕薛这样的小国领一国之政,做个大夫。孟公绰这个人德高望重,孔子非常尊重。但是这个人才干不足,这种人在家大业大的组织里,做一个德高望重的人,具体事情吩咐给具体才干的人干,这样的人,也可以把这个组织领导好,可以玩垂拱而治。而把这种人放到滕薛这样的小国、小组织,需要的是具体的才干,需要具体的决策,事务繁多,也没多少帮手,他需
孔子说,贫穷的人没有怨恨,难啊;富贵的人不骄傲,容易。一个人穷了,很容易怨恨别人,怨恨父母,生的不好,怨恨社会不好混,怨恨政府,怨恨朋友不帮助,怨恨富贵者不帮助自己,怨恨老师,总之,容易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。因为贫穷实在是太难熬了,而且被人看不起,被社会抛弃,衣食住行都很差,心态都要崩了,这人啊,就非常容易怨恨。 能在逆境中还能快乐的人,极少,这种人应该都是得道之人了,如颜回这种人,就连庄子这种级
弟子们问,子产这个人怎么样?孔子说,这个人惠及民众。为什么问子产?子产这个人是历史名人,在郑国执政,很厉害,孔夫子也对这个人高度表扬,但是人们认为子产搞严刑峻法,所以这个人也是有矛盾点的。对这一点,子产也做了解释,子产说,只有德行极高的人,才可以用宽政来执政,也就是宽松的管理人民。像我们这种德行不高的人,必须辅之以严苛的法律。因为德行极高的人,民众会自然信服,不忍心违背其意志,而普通德行的人执政,
命是外交辞令,为命,就是撰写外交辞令。外交无小事,外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,无论是个人,还是国家,都是如此。说不好了,就是兵戎相见;说好了,就是双赢,对大家都好。对个人来讲,这也会决定这个人的发展前途。当然,这里的为命,是郑国的外交辞令。这个郑国是个小国,外交就显得更重要,因为大国随时随地可能灭掉小国。对于小国来讲,外交是相当于保住自己不亡国的最重要手段。 这个东里子产,是春秋时期执政的楷模,虽然在小
孔子说,爱他,能不让他劳动吗?忠诚,能不经常教诲他吗?爱一个人,就要让他劳动。爱一个人,不是让他闲着、偷懒,养尊处优。 1、劳动能致富,能积累物质。您想要的东西,都应该通过努力工作去获取,而不是等待、闲散,任何美好的东西,都是付出努力获得的,没有不劳而获这件事,不劳而获是一种耻辱,是寄生虫行为。2、劳动能让您体会到果实来之不易,能让您理解获取的东西,都是要付出汗水的,您就更加珍惜。3、劳动能陶冶人
孔子说,君子也有不仁的时候,不是说君子就尽善尽美,君子也是人,他总是有七情六欲的,总是有疏忽的时候,但是他会规正自己,很快就会反应过来,就会反思。所以,大家不要说您是君子,您是仁者,您一点错误都不能犯,不要抓住别人君子的一个缺点,就反复攻击,这就没有意义了。 学习儒家思想是要让自己想想,自己什么时候疏忽了,为什么疏忽了,为什么走神了,干坏事了,要尽可能的趋近于尽善尽美,也要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。不要
南宫适问孔子说,羿善于射,这个羿不是后羿,是夏朝时候一个诸侯国,有穷国君主,这个人射箭非常厉害,也非常喜欢打猎。一旦喜欢射箭,而且射箭射得好,就想天天展示自己的本事,对其他人不尊重,耀武扬威的,认为别人没自已厉害,而且也容易瞧不起人。但这件事,其实是对社会没有多大意义的,对人民来讲,您射得好,又怎么样呢? 异荡舟。什么叫做荡舟,就是这个人力气能把舟在陆地上举起来,荡过来,荡过去的。形象一点讲,别人
孔子说,国家有道、政治清明,上有明君,下有贤臣,则说话该批评就要批评,不要客气,不要装孙子,不要明哲保身。行为上呢,也要行得正坐得端,堂堂正正的。邦无道,国家无道,上面是昏君,下面是奸臣,贪官污吏当道,则我们的话语就别那么刚强。呆在家里,不出去乱说话,不得罪人,明哲保身。但是行为上还是要端正,不能同流合污。 总体来讲,无论是有道还是无道的时候,我们都要行为端正,对得起天地良心。但是呢,我们从话语上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 备案号:皖ICP备202404753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