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,以及对古人的评价。
阙党这个地方有一个童子,受到主人的指派,让他出使,去见孔子。童子嘛,年纪小,就委以重任,出使,所以大家会觉得这个小孩子有出息,与众不同。于是就有人问孔子,这个小孩子是不是求上进啊?是不是与众不同啊?孔子观察过后说,我看这个小孩子坐在大人的位置上,一般情况下,小孩子是站着回话的,按礼仪没有资格与大人同坐谈话。又看这个小孩子,与大人一起并行,以为自己是大人了。按照礼节,小孩子应该跟随大人,让大人走在前
>> 原文朗读及陈昌文解读2024-10-23
原壤是孔子小时候的朋友,也就是我们说的发小。原壤夷俟,有一天孔子要去见原壤,原壤就等孔子,如何等的呢?像个野人一样等,野人怎么等?就是坐没坐相,站没站相,胡乱蹲着,或者靠着,或者躺着吧,当然这个时候,孔子与原壤都老了。孔子去见这个老朋友,就开玩笑的说,亲昵的说,您这个人啊,小时候就不懂礼节,长大了一事无成,没什么可称道的,老了还不死,您真是个贼啊。然后用自己的拐杖敲打原壤小腿胫骨。 贼,偷了时光,
子路问如何当君子,当领导。孔子说,修已以敬。就是一个敬字,做到了,就能当好领导。什么是敬?这个学问可大了。敬父母、师长、百姓、下属。敬天爱人,把事情做好,也是敬。做什么都有恭敬之心。比如,您尊敬父母,不顶撞、谩骂殴打父母,孝敬父母。比如,您真正发自内心的尊重老师。有些人是假尊敬老师,老师说两句,他心里就犯嘀咕,瞧不起老师了,或许学几天就会觉得超过老师了。可以跟老师分庭抗礼、另起炉灶等,这都是没有敬
子张说,《尚书》上讲,商朝的高宗父亲死了,守孝,三年都不说话。这是为什么呢?古人,父母死了,要在家里守孝,一般是直接在坟墓旁边搭一个棚子,就守在坟慕边上。如果大家去过孔子坟墓,就会在前面看到一个非常近的草棚,那就是子贡为孔子守孝的草棚。当然子贡不是孔子的儿子,可见子贡真是重视这份感情,不是说说而已。 这里讲的高宗,是商朝明君武丁,开创了盛世。他是长子,先君死了,当然是他即位。但是即位过后,他守孝,
孔子说,上面的人好礼仪,则跟随者,民众就好管理了,好使用了。这可是千古难题,每一个领导者、老板、皇帝,都想要人民听话,好管理。我说啥,就是啥,我想干啥,大家都支持,劲往一处使。若是能达到这个境界,每个老板、领导者脸上不乐开了花吗?孔子给的解决方案就是好礼。所以我们就要专门讲讲什么是好礼。好礼了,大家都听您的了。 1、对人要礼貌。见到谁,都要以礼待之。也就是领导者要热情,不要冷冰冰的。冷冰冰的,大家
在卫国的时候,孔子有一天在家里击警。磬是一种打击乐器。有一个挑着草筐子的人经过孔子住的地方的门口,听到孔子击磬,就停下来听。这个挑着草筐的人说,这个击磬的人音乐不纯正,有心事啊。继续听,继续道,这个击馨的人鄙哉、鄙薄,修养不够,德行不够啊。这击馨的人到底有什么心事呢?硁硁乎,固执,愤恨,难受啊。固执,愤恨,难受什么东西呢?没人理解我啊,没人知道我啊,没人用我啊,我怀才不遇啊,就是这点事。 然后,
子路晚上回来晚了,就在鲁国都城的一个门,叫石门洞里睡觉。早上守门的人开门了,这个守着早晨门的人就问,子路,您从哪里回来啊?子路说我从我家孔老师那里回来的。守门人就说,就是那个知道不可以做,还非要去做的人吗?这一段,就讲这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。 孔子一辈子推行周礼,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,可惜没多少国君能用他,在鲁国短暂做过官掌权,可惜很快又被斗争下来。然后,一辈子也没什么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理念,但他
孔子说,贤能的人避开乱世、乱地、不好的脸色,不礼貌的言论。孔子说,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。至于哪七个人,没有介绍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一个贤能的人,总是想为国家,社会做出贡献,贡献自己的才智、力量,但是这是理想,主观愿望,也要看客观情况。 什么是客观情况?就是这个世界、这个社会,您生活的这个世界、社会,是乱世,还是盛世?您生活在乱世,一不小心自己的性命都没了,这个时候,您要做的是躲起来,隐居起来,自
公伯寮在季孙氏面前搬弄子路的是非,投诉子路,说子路的坏话。子服景伯就跑来告诉孔子,子服景伯是一个有实力的鲁国大夫。说,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,也就是公伯寮说子路的坏话,季孙氏已经受到影响,对子路不利。但是我的力量可以收拾公伯寮,让他受到法律的制裁,陈尸市朝。意思就是我可以让公伯寮死,也能让季孙相信公伯察是搬弄是非的人。孔子说,道能行,是命啊;道将废,不能行,也是命。公伯寮算什么?他能改变命吗?由
孔子说,没有人了解我吧,没有人理解我吧,没有人知道我吧。子贡说,夫子名震天下,德高望重,天下人都知道,怎么会没人了解您呢?孔子说,我不怨恨上天,不怪罪别人。学东西,从下面开始学,然后最后到达上面。做事情,从低处着手,然后做到上面。知道我的,大概只有天吧。 这一段话,非常重要,是一种天道文化,任何人想要成功,都要深刻理解这一段话。一个有大德的人、一个成功的人,并非要很多人理解,很多人也理解不了。即便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 备案号:皖ICP备202404753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