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。
季子然本来想挣到一个表扬,结果被孔子说教打压了一番,于是又发问了,估计想讨回一点颜面。那么他们就是听话的臣子呗?就是跟随的臣子呗?我们做啥,他们就跟着干啥? 上一段孔子说,子路、冉求,不过在您家凑数罢了,就是个凑数的臣子。这季子然听不明白,以为凑数就是听他们的话。孔子的意思,子路、冉求啊,凑数就是在您家里混口饭吃。如果您要为非作歹、造反、杀父亲、杀君王,则子路、冉求也不会听从的。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
>> 原文朗读及陈昌文解读2024-05-27
上一节,我们讲了,季子然设了一个陷阱问题问孔子,本来是想表扬自己,给自己以及季氏脸上贴金,没想到孔子明察秋毫,于是有了以下回答。吾以子为异之问,意思是,我以为您有什么惊人的言论、厉害的问题呢,我以为您能说出什么来呢?我以为您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呢?我以为您有什么异于常人的问题呢?曾由与求之问。原来啊,不过如此啊,您问的不过是子路、冉求这两个臭小子罢了,您问的不过是我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弟子罢了。这就打压了
季子然是权臣季氏于弟。李氏有不臣之心,随时准备造反,也笼络了很多人才。孔子的弟子,仲由,就是子路,冉求,也在季氏家里做事,当臣子。季子然想,既然您的两个得意弟子都在我们家里做家臣,我就问您这两个徒弟怎么样?您表扬您的徒弟好,也就是表扬我们家了?这个问题非常刁钻毒辣,看似平静,实际上是想给自己脸上贴金。 孔子是圣人,当然不会着了他的道。圣人当然是明察秋毫的,知道每一个问题,都有背后的语境,都有背后的
孔子在匡这个地方,被匡人围住,要杀死孔子,这是一个误会,因为当年阳虎在匡地为非作歹,伤害了匡人。而这个阳虎的马车驾驶者又给孔子驾车去了,刚好孔子长相又跟阳虎相像,所以匡人就认为孔子就是阳虎,一定要杀之而后快,把孔子围起来了。情况非常危急,孔子呢,一面派弟子解释,一面派人突围搬救兵。一个弟子找到了卫国大夫宁武子帮忙,说清楚了这个事情,然后匡人选择了相信孔子不是阳虎,放行了孔子。孔子带着弟子们急速逃跑
公西华听到子路、冉求都问,听说了,就马上去行动吗?孔子对两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,孔子对子路说,您还有父兄在,先好好考虑一下,权衡一下家庭,再作打算。冉求去问,听到了就去干吗?孔子就说啊,您听到了就去干,马上干,赶快干。公西华就迷惑了,怎么同样一个问题有两个完全相反的答案啊?所以他就问孔子。孔子就说啊,冉求这个人,本来就喜欢退缩,犹犹豫豫的,考虑问题时间很长,所以,我必须鼓励他赶快行动。而子路这个人
冉有问,听到了就去行动吗?孔子说,听到了就去行动。冉求这个人性格懦弱、畏畏缩缩,做事本来就慢,喜欢想。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有这个毛病,思考的很多,行动很少。于是冉求问孔子,是不是听到了就行动,这种人呢,可能还想得到一个回复,多想想。要是孔子回复他,多想想,他就会一直想,一直少于行动。孔子根据冉求的具体性格特征,给他的答复是,立刻行动。 其实一个人的行动力是不是强,自己清楚;一个人是不是优柔寡断,自己想
子路问孔子,听到了就马上去干吗?听到了就立刻行动吗?孔子说,您有父亲、兄长在,怎么可以不考虑父兄、问问父兄的意见就立刻行动呢?子路这个人行动力非常强,往前面冲,他只要听到什么对的了,就去做,还没做完,就非常怕听到新的理论,因为旧的还没做完呢。孔子说子路是暴虎冯河,渡河都不考虑周全,就想跳下去就渡河,也说子路有勇无谋。 子路以为孔子打仗一定带自己,孔子说,不带他,只带哪些临事而惧、好谋而成的人。就是
孔子说,您说话很诚恳,言语很诚恳,您是君子呢?还是只是表面假装庄重呢?这是一个解释。什么意思?这个社会上有些人是真正的君子,说话诚恳、老实、可靠,您一眼就能看出来,从感觉上也能亲近这样的人,这样的人真真实实。我们希望跟这种人交往,我们自己也应该成为这样的人。那么,还有一种人,他知道诚恳老实的说话、言论可以赢取信任,而他本身不是一个老实人,心里想的是另一套,坏得很,但是他言语、态度之间能伪装的很诚恳
子张问,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天生的善人,他们的行为、道德如何呢?能到什么境界呢?孔子说,这样天生的善人,如果不按照圣人的教育、行为进行学习,也很难达到一个高深的境界。这种善人,我们可以理解为天才,就是这个人天生的资质就比一般的人强很多。但是这样的人,如果没有老师傅、高手进行教学,这个人也不按照老祖宗的规矩进行学习、实践,喜欢自己创新,搞点新名堂,就是浪费时间,其水平可能也就仅仅比常人高一点点,很难达到
孔子说,颜回这个人已经接近道了,但是还是一贫如洗,穷得叮当响。屡空,就是什么都没有,家徒四壁。一个接近于道的人,富贵应该来讲是很容易的,为什么还这么穷?主要是安贫乐道,乐在其中。犹如庄子这个人,楚王让其当宰相,庄子不愿意,宁愿穷的去借米,还写文章讥讽不给他借米的人。有些近道的人,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。普通人非要财富,而得道的人,不一定要财富。只是安贫乐道而已。 赐,就是子贡,子贡这个人啊,就想着改变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 备案号:皖ICP备202404753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