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。
孔子说,中等智慧才能水平的人,可以跟他说些高深的、上面的东西。中等智慧才能水平以下的人,不可以跟他说些高深的、上面的东西。这就是因材施教。您讲话,首先是要看对象是什么水平的。您对一帮根本就没读过什么书的人,就不要吟诗作赋了。别人听不懂,会认为您有神经病。您对有能力,有智慧的人,为了高效沟通,也没必要从头,从最基础的开始讲起,因为他们已经懂了。您需要直接讲主题,他们能听得懂。每个事业,都需要对应的人
>> 原文朗读及陈昌文解读2024-05-24
孔子讲,人之所以还没倒霉,还活着,是因为直,直就是诚恳老实,讲真话,不做欺骗自己、欺骗别人之事,一切求真。那些弄虚作假,喜欢欺骗,喜欢谎言的人,也活着,也还没倒霉,那是因为他幸运啊。犹如我们很多人在网络上做项目,能长久、能善终的人,都是那种踏踏实实做好基本工作,奔着百年老店思维去做的。绝对不弄虚作假,每一个步骤都做到位,给客户的,也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面。都是真材实料,有一说一。那些喜欢欺骗的,为了成
这里的君子,是指管理人民的领导者,不是简单的只有道德修养的人。孔子说,有实力、有内涵、有修养、有本事、有能力,但是没有好的礼仪、口才、交际能力、态度,与人之间的应对不合格,这样的人,就像野人一样,像乡下人一样。只有礼仪、口才、交际能力、态度好、讲礼貌、文采飞扬,但是没有实际的本事、能力、内涵、办事能力、没有修养,这样的人,就如同官史一样,虽然讲得好,但是不是自己的东西。只有既有实力,又有文采,既会
孔子说,如果没有祝館的口才,能言善辩,巧舌如簧,只是有宋朝的美貌,这宋朝是个极度美貌的男子,在当今这个世道,也难以免祸啊。祝鮀这个人,有智慧,能言善辩,会说话,这种人是最厉害的。很多人讥讽别人说,只是会说话罢了。他们不理解,一个会说话的人,其实是极度聪明的,智慧是永恒的,一般随着年纪的增加,还会更智慧,口才会更好。而美貌这种东西,是有主客观感受的。也随着人们的喜欢会有所变化。比如我们尚武年代,喜欢
孔子说,谁能够出去不经过门呢?但为什么就是没有人走这条道呢?什么意思?就是人们对正确的必经之路都不愿意走,不屑于走,非要走捷径,动歪脑筋,不走正门,翻窗户。不走正道、大道,天天想着找邪道、小径、弯路。天天吹牛弯道超车。这正道上您都超不了车,您凭什么想着在湾道上,您就厉害了?您就能超别人的车?别人弯道就比您弱?儒家思想,就是正正当当、坦坦荡荡的思想。比如我们做营销,您就讲实话、真话,不可弄虚作假,真
孔子说,孟之反不夸耀自己的功劳。奔跑着去殿后,军队撤退,主动殿后。最后一个回到城里。刚刚要进城的时候,就挥鞭打马屁股,说,不是我敢殿后啊,我也不想殿后啊,因为这个马跑不快,我只好殿后。这是什么意思?就是自己有了天大的功劳,也不说是自己的功劳,找点客观原因,找点谦虚的借口,给大家听。大家听了就心理舒服。为什么呢?如果一个人说,你们不殿后,只能我殿后,你们怕死,我不怕死,我要为国家做出贡献,我的功劳最
子游在武城这个地方当长官。孔子说,您有没有找到什么人才啊?子游说,有澹台灭明这个人。不走小路,只走大路。没有公家的事情,从来不找我,从来不到我屋子里来。孔子为什么问子游,您有没有找到人才?这就是当领导的最重要的点,就是找人才。马云为什么这么厉害?就是天天找人才。我们想要把一个公司,一个项目做到极致,就是天天寻找人才。有了人才,项目、公司自然好,没人才,无论您做啥,都很艰难。那么,什么是人才的标准?
孔子对子夏说,您要做一个君子儒,不要做一个小人儒。这儒,也分君子与小人?那么到底什么是小人儒,什么是君子儒呢?君子儒做学问,为了自已的修养,为了提升自己的实力,名声没有实力强。小人儒是什么?做学问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炒作,为了影响力,为了钱财,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。为什么要这样做?因为大家都能看到,不断的炫耀,不断的炒作,就有了名气,有了名气,就可以拥有社会地位,拥有金钱。可以说,在现代社会,很多
冉求说,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道,实在是我力不够,做不到啊。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孔子说,您哪里是力量不够,力量不够的,做到半途大家看得出来就停止了。您是自己有选择,不愿意执行我的道。冉求这个人,为什么让孔子生气?因为冉求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、权势,做了一些孔子认为有悖于正道的事情。冉求来拜见老师,老师当然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。冉求就找借口说,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,喜欢还是喜欢老师的道,就是做不到。这就是为
颜回啊,他的心,可以三个月不违背仁德。其余的人呢,有的能做到一天不违背仁德,有的能做到一个月不违背仁德。儒家思想讲究的是不违背仁德。很多人只能做到一天,厉害的人,能做到一个月,这些人也以为自己具备了仁德,具备了儒家思想,甚至自己是一个圣人了。这是天大的误会。这里明确提出,三个月不违背仁德。我也经常讲,改变一个人,只需要三个月,一个人的收入提升,项目能不能做起来,也只需要三个月。也就是这三个月,您能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 备案号:皖ICP备202404753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