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。
孔子说,仁善的人、领导者,教人民七年,就可以让他们去战场打仗了。孔子说,如果不教人民作战、打仗,就是放弃他们,抛弃他们。 善人,您本来就是仁善的人,您才能教育好、训练好人民,人民也才可能听您指挥,大家一起作战。您要是一个恶毒之人、坏人,人民都恨您了,怎么可能去为您作战? 教育人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教育人民打仗、保护自己,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孔子在这里说的是七年,也就是说,做事,有一个过程,不要着急
>> 原文朗读及陈昌文解读2024-06-02
君子呢?泰然自若,心平气和,不假装矜持,也不骄傲,也不娇柔造作,是什么就是什么,平平淡淡,平平凡凡,又通达事理。小人娇柔造作、骄傲、假装矜持,内心想的和外在表现不一样,行住坐卧,待人接物都不自然,心不平,气不和,表里不一。 君子见这个世界,按照自己内心的本来面目面对,不因为外物而委屈自己,不因为外在的人与事物骄傲。比如,见到地位高、富有的人,也不巴结;见到地位低的、贫穷的,也不鄙夷,正常交流,不自
子路问孔子,什么样的人,才算是士啊?孔子说,恳切,对方有错,直接指出来,鼓励对方,告诉对方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,勉励对方。这是切切偲偲的意思。 怡怡如也,跟人友善相处,让人感到开心愉快。跟朋友呢,主要是切切偲偲,规劝对方向善,指出对方的缺点。在兄弟之间、亲人之间,主要是让对方感到愉悦、快乐,和睦相处。有人就有疑问了,为什么可以规劝朋友,责备朋友,批评指正朋友,让朋友向善,而自己的兄弟、亲人,却只
这句话短小精悍,但值得深入研读,反复琢磨,对人的提升非常之大。也容易背诵,也容易用来对照、佐证自己,纠正自己。 什么样的人才算近仁,您做不到仁,您就按照这四个字代表的四种性格去鞭策自己。 第一是刚。做人要刚强,怎么会刚?无欲则刚,无欲是什么意思?不受到任何诱惑,美色诱惑,好玩的诱惑,物质诱惑,您都不受到,坚守自己的目标,自己的节操,您就是刚。刚强的人具有正气,有邪气的人,这脸色,神态,刚不起来。
这一段是讲领导哲学,一个是用来区别领导,一个是用来观察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。讲的是小人领导与君子领导的区别。 “说”是悦的意思,使人愉说,快乐、高兴。孔子说,君子型的领导,容易待奉,为什么?因为这样的人就事论事,找自己的问题,反思自己,而不是找下属麻烦。难说也,难以取悦,您想要讨好一个君子,非常难。如果您不是用正道的方式取悦君子,君子是不会快乐、愉悦的。当君子使用人的时候,看这个人的能力、特长,
子贡问孔子,一乡的人都喜欢他,这样的人怎么样?孔子说,不好说他的好坏。子贡继续问,一乡的人都讨厌他,这样的人怎么样?孔子说,这也不好说,不如乡里的好人喜欢他,坏人讨厌他。这一段讲的就是一个爱憎分明的问题、价值观分明的问题,立场坚定的问题。 我们这个社会上,有人八面玲珑,两面讨好,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。其没有立场、没有价值观、没有爱憎,见到好人装好人,见到坏人同流合污。这种人,就是乡人都喜欢。这种
什么是君子?真诚、善良、说实话、说老实话、讲规律、负责任,君子之交淡如水,一切尊重规律,只给您讲对的话,不为私利瞎讲。什么是小人?为了利益,不得罪人,只说跟您相同的话,顺应您的需求,顺应您的人性弱点,先留个好人缘再说。 若是碰到利害关系,君子平日里虽然针锋相对,甚至是政治死敌,也会顾全大局,大家一起努力奋斗,这就是和,虽然我们平常有些不同,但我们整体是和的。而小人在碰到利害关系的时候呢?平常跟您是
孔子说,南方人有句话,人如果没有恒心,不可以做巫医。巫医是什么?能通鬼神,能治病。这是很了不起的本事。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,当然学不会巫医。 这句话到底要表达什么?就是说啊,您想要学到真本事,想要有大才,您必须要有恒心,日复一日地去学,日复一日地去练习。什么事情都是建立在恒心基础之上。您做一个项目或者创业,或对一件事情感兴趣,如果您三心二意,做几天就不做了,您就不会有什么成就。真正的大事情,往往都是
孔子说,如果找不到尽善尽美的,任何事都做到恰到好处的人来教育,那么这个人是狂者,有进取心、心气比较高的也行,或者这个人有原则,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的也行。狂者进取心比较强,心气高,一心想要办大事。捐者,有原则,有所不为。 作为老师,当然想找到一个完美的学生,尽善尽美,能学好、干好、举一反三、有大才。这样,老师的名气、名声也会更大,也不枉费老师一番调教之心。一个老师,最怕把自己的时间、精力浪费在一些没
子贡问孔子,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士呢?士是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,一般也是卿大夫的家臣古代统治阶级的排序是,天子、诸侯、卿大夫、士。孔子说,行已有耻,知道什么是耻辱,知道什么事情不应该做,首先是有所不为。这个世界上利益很多,诱惑很多,知道自己不做什么很关键,就算天大的利益,也不受到诱惑,走在自己的正道上,跟着目标走,这算是第一步。 人们一辈子没成就,大多数是被诱惑,走着走着,就忘记了目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 备案号:皖ICP备2024047533号